be quiet!四款散热器Rock Pro 3、Rock
be quiet! 早前是以电源供应器为主要火力产品,后来也加入了散热风扇,这一年来则是延伸到了CPU散热器上。be quiet! CPU散热器主要分为Dark Rock以及Shadow Rock两大系列,Dark是属于180~250W解热的中高阶产品,而Shadow则是160~180W中阶的产品。
入手的有四款,型号分别为Shadow Rock Slim、Shadow Rock 2、Dark Rock 3、Dark Rock Pro 3,依解热效力区分160W、180W、190W、250W。既然一次来了四款,就一次开箱,同平台测试,也比较容易清楚的比较其实际的解热效能。

从左至右为Dark Rock Pro 3、Dark Rock 3、Shadow Rock 2、Shadow Rock Slim。可以看到散热鳍片整体的厚度不一,Slim是最薄,而Pro 3与Rock 2的体积是相当庞大。另外Dark系列的外观是镀黑镍黑化处理。

配件的部分,这四款配件几乎是相同,毕竟是採用同样的扣具设计。

底下将一一介绍这四颗的外观细节。

Dark Rock Pro 3
Dark Rock Pro 3 的体积相当大,整体为黑化处理。

顶盖的部份是採用铝材质,且有髮丝纹处理,从上盖可以看到有7根的热导管。

Dark Rock Pro 3 採双塔型设计,最多可以有3颗风扇,出厂预设则是搭配两颗SilentWings风扇,外侧是12公分,中间则是13.5公分。

另外一侧也可以自行扩充1颗12公分风扇。

散热鳍片是特殊的造型交叠。

底部可以看到有7根的热导管穿过。

与CPU接触的部份有经过抛光镜面处理,相当细緻。

从底部看7根导管相当霸气。

导管为6mm,与散热鳍片一样有镀黑镍。

两颗风扇串接一个4pin PWM接头。

採用两颗SilentWings静音风扇,左为13.5公分,右为12公分,转速分别1400RPM以及1700RPM。


散热鳍片有点内凹倒V的设计,两侧则是有橡胶条,避免风扇共振音。

在底座的上方有散热鳍片辅助散热。

Dark Rock 3
Dark Rock 3 是採用单塔型设计,出厂预装仅有1颗风扇13.5公分风扇,一样採用镀黑镍外观处理。

顶部一样为黑色铝板上盖,有髮丝纹处理,六根导管。

另一侧鳍片的设计与Pro 3相同。


底座上方的散热鳍片比Pro 3的面积高出很多。

与CPU接触的部份一样採用镜面抛光处理。

6根6mm的热导管。

Shadow Rock 2
Shadow Rock 2 感觉是霸气十足的散热器,与Pro 3差不多,不过并没有经过黑化处理,整体在质感上就有差了一点。出厂预装一颗12公分风扇。

顶部一样是採用铝板上盖,虽没有黑化,但髮丝纹处理质感还算是不错。

鳍片四边都採用内凹倒V型的设计。另一侧也可以支援一颗12公分风扇。


底部一样是採用镜面抛光处理。

搭配4根8mm的热导管。

底座上方,这应该只能称之为小凹槽,应该不是散热鳍片。

Shadow Rock Slim
顾名思义,是属于薄型设计,以不干扰记忆体为原则,同属于Shadow,所以并没有黑化处理。出厂预装一颗13.5公分SilentWings静音风扇。

一样有铝质上盖、髮丝纹处理。

厚度为52mm,不包含风扇。

另一侧也可自行扩充风扇。

採用4根6mm热导管。


底部仍旧有镜面抛光处理。

底座上方仍旧有小凹槽...

实际安装
使用平台为MSI Z97M Gaming,安装简介以Dark Rock Pro 3做为示範,因为四颗散热器的扣具与安装方式都相同,就不一一简介了。
先将底板对应主机板背部孔位,穿过专用长螺丝。

螺丝穿过之后则是扣上特殊的塑胶垫片。


四边锁上专用的铜柱。

散热器底部两边锁上专用的支架。

对应四边螺丝孔位,套上螺帽固定。虽然有小扳手可以用,但着实的不方便。

Dark Rock Pro 3 体积很大,虽然应该是不会卡到主机板的散热片,但你说说看这螺帽要怎么套上去,就算套上了扳手也伸不进去,待会还有三颗散热器要拆装,心里着实的想要骂髒话。不过后来找到了比较简易的方式,稍微的套上之后,翻转到主机板背面,直接用转后面的螺丝即可(另一边的螺帽还是得固定住)。

Dark Rock Pro 3 在主机板上佔了不少空间,看得出来很大一颗。

记忆体是绝对干涉,所以如果使用记忆体有很夸张的散热片,可能就不太适合。

Dark Rock 3 的完成照,记忆体的部份在这张主机板是没有影响到。


Shadow Rock 2,很庞大,肯定会干涉到记忆体。


Shadow Rock Slim,标榜Slim当然是没问题,记忆体很友善。


散热效能测试
最后当然要实测一下这四颗散热器的散热效率。使用的测试平台皆相同,测试Core i7-4770K 4.0GHz(1.21V)以及4.2GHz(1.23V)两种时脉,执行Hyper PI x8,记录待机以及执行后的最高温度。风扇转速皆为PWM自动控制,室温27度空调。
测试平台
CPU: Intel Core i7-4770K
CPU Cooler: be quiet! Shadow Rock Slim、Shadow Rock 2、Dark Rock 3、Dark Rock Pro 3
RAM: GSKILL DDR3 2800 4GBx2
MB: MSI Z97M Gaming
VGA: MSI GT 740
HDD: OCZ Vertex 3.20 240GB
PSU: Tt Toughpower DPS 850W 80+金牌
OS: Windows 7 64bit
Shadow Rock Slim
4.0GHz,待机37度,执行Hyper PI x8最高温为75度。

4.2GHz,待机36度,执行Hyper PI x8最高温为77度。

Shadow Rock 2
4.0GHz,待机34度,执行Hyper PI x8最高温为75度。

4.2GHz,待机39度,执行Hyper PI x8最高温为78度。

Dark Rock 3
4.0GHz,待机36度,执行Hyper PI x8最高温为75度。

4.2GHz,待机36度,执行Hyper PI x8最高温为78度。

Dark Rock Pro 3
4.0GHz,待机35度,执行Hyper PI x8最高温为72度。

4.2GHz,待机37度,执行Hyper PI x8最高温为75度。

小结
以上测试,Shadow Rock Slim、Shadow Rock 2以及Dark Rock 3这三款散热器的成绩是相当接近,该说是Slim太令人惊艳还是Rock 2/3太令人惊讶?而Dark Rock Pro 3确实是有明显差异,不过在轻度超频之下的表现只能说还算可以。风扇的部份是相当安静,几乎没什么声音,就算是全速也不是很明显,且试了一下风扇在手动控制全速时其实可以在降个2~3度。另外,安装的部份并不便利,最后固定的螺帽很容易因为空间的关係而碍手,且说明书也过于阳春,安装的步骤并没有流程简介。
入手的有四款,型号分别为Shadow Rock Slim、Shadow Rock 2、Dark Rock 3、Dark Rock Pro 3,依解热效力区分160W、180W、190W、250W。既然一次来了四款,就一次开箱,同平台测试,也比较容易清楚的比较其实际的解热效能。

从左至右为Dark Rock Pro 3、Dark Rock 3、Shadow Rock 2、Shadow Rock Slim。可以看到散热鳍片整体的厚度不一,Slim是最薄,而Pro 3与Rock 2的体积是相当庞大。另外Dark系列的外观是镀黑镍黑化处理。

配件的部分,这四款配件几乎是相同,毕竟是採用同样的扣具设计。

底下将一一介绍这四颗的外观细节。

Dark Rock Pro 3
Dark Rock Pro 3 的体积相当大,整体为黑化处理。

顶盖的部份是採用铝材质,且有髮丝纹处理,从上盖可以看到有7根的热导管。

Dark Rock Pro 3 採双塔型设计,最多可以有3颗风扇,出厂预设则是搭配两颗SilentWings风扇,外侧是12公分,中间则是13.5公分。

另外一侧也可以自行扩充1颗12公分风扇。

散热鳍片是特殊的造型交叠。

底部可以看到有7根的热导管穿过。

与CPU接触的部份有经过抛光镜面处理,相当细緻。

从底部看7根导管相当霸气。

导管为6mm,与散热鳍片一样有镀黑镍。

两颗风扇串接一个4pin PWM接头。

採用两颗SilentWings静音风扇,左为13.5公分,右为12公分,转速分别1400RPM以及1700RPM。


散热鳍片有点内凹倒V的设计,两侧则是有橡胶条,避免风扇共振音。

在底座的上方有散热鳍片辅助散热。

Dark Rock 3
Dark Rock 3 是採用单塔型设计,出厂预装仅有1颗风扇13.5公分风扇,一样採用镀黑镍外观处理。

顶部一样为黑色铝板上盖,有髮丝纹处理,六根导管。

另一侧鳍片的设计与Pro 3相同。


底座上方的散热鳍片比Pro 3的面积高出很多。

与CPU接触的部份一样採用镜面抛光处理。

6根6mm的热导管。

Shadow Rock 2
Shadow Rock 2 感觉是霸气十足的散热器,与Pro 3差不多,不过并没有经过黑化处理,整体在质感上就有差了一点。出厂预装一颗12公分风扇。

顶部一样是採用铝板上盖,虽没有黑化,但髮丝纹处理质感还算是不错。

鳍片四边都採用内凹倒V型的设计。另一侧也可以支援一颗12公分风扇。


底部一样是採用镜面抛光处理。

搭配4根8mm的热导管。

底座上方,这应该只能称之为小凹槽,应该不是散热鳍片。

Shadow Rock Slim
顾名思义,是属于薄型设计,以不干扰记忆体为原则,同属于Shadow,所以并没有黑化处理。出厂预装一颗13.5公分SilentWings静音风扇。

一样有铝质上盖、髮丝纹处理。

厚度为52mm,不包含风扇。

另一侧也可自行扩充风扇。

採用4根6mm热导管。


底部仍旧有镜面抛光处理。

底座上方仍旧有小凹槽...

实际安装
使用平台为MSI Z97M Gaming,安装简介以Dark Rock Pro 3做为示範,因为四颗散热器的扣具与安装方式都相同,就不一一简介了。
先将底板对应主机板背部孔位,穿过专用长螺丝。

螺丝穿过之后则是扣上特殊的塑胶垫片。


四边锁上专用的铜柱。

散热器底部两边锁上专用的支架。

对应四边螺丝孔位,套上螺帽固定。虽然有小扳手可以用,但着实的不方便。

Dark Rock Pro 3 体积很大,虽然应该是不会卡到主机板的散热片,但你说说看这螺帽要怎么套上去,就算套上了扳手也伸不进去,待会还有三颗散热器要拆装,心里着实的想要骂髒话。不过后来找到了比较简易的方式,稍微的套上之后,翻转到主机板背面,直接用转后面的螺丝即可(另一边的螺帽还是得固定住)。

Dark Rock Pro 3 在主机板上佔了不少空间,看得出来很大一颗。

记忆体是绝对干涉,所以如果使用记忆体有很夸张的散热片,可能就不太适合。

Dark Rock 3 的完成照,记忆体的部份在这张主机板是没有影响到。


Shadow Rock 2,很庞大,肯定会干涉到记忆体。


Shadow Rock Slim,标榜Slim当然是没问题,记忆体很友善。


散热效能测试
最后当然要实测一下这四颗散热器的散热效率。使用的测试平台皆相同,测试Core i7-4770K 4.0GHz(1.21V)以及4.2GHz(1.23V)两种时脉,执行Hyper PI x8,记录待机以及执行后的最高温度。风扇转速皆为PWM自动控制,室温27度空调。
测试平台
CPU: Intel Core i7-4770K
CPU Cooler: be quiet! Shadow Rock Slim、Shadow Rock 2、Dark Rock 3、Dark Rock Pro 3
RAM: GSKILL DDR3 2800 4GBx2
MB: MSI Z97M Gaming
VGA: MSI GT 740
HDD: OCZ Vertex 3.20 240GB
PSU: Tt Toughpower DPS 850W 80+金牌
OS: Windows 7 64bit
Shadow Rock Slim
4.0GHz,待机37度,执行Hyper PI x8最高温为75度。

4.2GHz,待机36度,执行Hyper PI x8最高温为77度。

Shadow Rock 2
4.0GHz,待机34度,执行Hyper PI x8最高温为75度。

4.2GHz,待机39度,执行Hyper PI x8最高温为78度。

Dark Rock 3
4.0GHz,待机36度,执行Hyper PI x8最高温为75度。

4.2GHz,待机36度,执行Hyper PI x8最高温为78度。

Dark Rock Pro 3
4.0GHz,待机35度,执行Hyper PI x8最高温为72度。

4.2GHz,待机37度,执行Hyper PI x8最高温为75度。

小结
以上测试,Shadow Rock Slim、Shadow Rock 2以及Dark Rock 3这三款散热器的成绩是相当接近,该说是Slim太令人惊艳还是Rock 2/3太令人惊讶?而Dark Rock Pro 3确实是有明显差异,不过在轻度超频之下的表现只能说还算可以。风扇的部份是相当安静,几乎没什么声音,就算是全速也不是很明显,且试了一下风扇在手动控制全速时其实可以在降个2~3度。另外,安装的部份并不便利,最后固定的螺帽很容易因为空间的关係而碍手,且说明书也过于阳春,安装的步骤并没有流程简介。
最新推荐
iTune 免安装 - 搜放资源网
2020-05-21 21:54:27iTunes - 搜放资源网
2020-05-21 21:54:28iTunes Store 农曆年初一送出 3 首音乐及 3
2020-05-21 21:54:30iTunes 下载 - iTunes 苹果影音播放最新中文版
2020-05-21 21:54:30iTunes 瘦身计画:音乐、播客和书籍变独立 App
2020-05-21 21:54:30iTune时代终结?WWDC前夕 脸书、IG讯息全被删光
2020-05-21 21:54:30iTVer 网路电视直播超多台湾-大陆-欧美节目频道线上看
2020-05-21 21:54:33ITX迷你主机板的最速配的短显示卡
2020-05-21 21:54:46